close

bae7829c5c581d921e9c9fdb68a1e00c  

中華武林素來有「北崇少林、南尊武當」之說,足以可見這武當武術體系對於中華武術的源流與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再佐以武俠小說的推波助瀾,武當派的名聲可以說是無人不曉。只是,這看似深入人心的武當印象背後,卻存在著許多的誤解。

有關武當山與武當道派的發展史在網路上有相當豐富且完整的資料,於此便不多加贅述,只整合其中與主題關連部分簡單陳述。

武當山原名太和山,從宋代開始便是道教活動聖地,吸引許多道派傳入,先後有包括正一與全真兩大道派體系下數支派別蓬勃發展,而其中有部分的派別,除了傳統的道術修行之外,亦同時修習武藝,這也正是後來武當內家拳術體系的雛形。

武當山道人之所以習武,主要有下列幾個原因。首先,就實際面來看,山林野地毒蛇猛獸眾多,又有盜匪出沒,居住於山邊難免遭遇危險襲擊,學習武術可用以保命防身;再來,武當山區氣候多變,溫差變化極大,時而蒸溽時而冽寒,若是沒有通過習武鍛煉身體、養生保健,實在無法應付如此惡劣的居住環境。

另外,由於武術是一種高度內省的身體活動模式,其練習過程中的身心狀態與靜坐觀想時相當類似,也因此有許多道派會將其視為修行的一環,選擇一種以武入道的修行方式。

武當山的本山派當中較典型的有以張三豐為宗的武當三豐自然派等八支派系、武當全真龍門派、武當玄武派等,此外還有如玄門派、八仙門等較小的派系,在演進的歷程中為大派所整併。而後,隨著社會動盪、道人離山還俗等因素,原先受道教隱密單傳影響的道門武術逐漸流傳於民間,並在長期演進發展的過程當中,與各地武術相互影響揉合,形成許多與武當山道門有所關聯的民間派別,近代大家所熟悉的武當內家拳系也自此慢慢成形。

由上面所述我們可以發現,武當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武當派」,它並不像少林有一座少林寺做為中樞,武當內家武術是包含許多各自獨立的體系,這些體系之間彼此或許有傳承源流,或許相互影響,但其發展上仍是自成一脈。之所以會出現武當派這樣的稱呼,主要是由於明代永樂年間,明成祖赦令大興武當以祀奉真武大帝(玄天上帝),致使武當山上各派大體皆崇奉真武,因此有人開始將武當山上的道派統稱為武當派。

換句話說,所謂的武當派其實並非一個門派,而是一個與武當山道門有所關聯的內家拳術體系,它包含了修習武術的武當山本山道派、傳入民間進而衍生出的武當民間道派、僅傳習武術而與去道教信仰化的民間武當武術門派,以及受武當道門武學影響的各種民間武術門派等等。

有許多人不明就裡而誤將台面上特定派系的領導人當作武當代表,或者以某些派別為正統,斥其他武當派系為假冒。也有人因此將現實當中的武當派系與小說當中的武當派混淆,以為凡以武當為名的武學系統皆是穿鑿附會,這都是不瞭解武當山道派發展源流而做出的論斷。

中華武術當中,在源流上自陳歸宗武當的古老拳種多不勝數,亦有斥武當為無稽但同門近派卻以武當為宗者,無論當中真是源於武當也好,抑或是借名假托、拉雜共構也好,它都象徵了一個武學思想上的中心認同,由此可見武當道門武學對於中華武術發展的深遠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