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科學化訓練的觀念興起,許多傳統的訓練方式開始被從運動科學的角度檢視,當中有些方式被證實與科學訓練的原則相符,有些則被貼上了老舊、缺乏效率的標籤。
蹲馬步(或蹲樁)是傳統中國武術相當典型的訓練方法之一,為許多不同的門派系統所採用,馬步動作的高低寬窄、維持時間,也往往被視為個人基本功力的代表。然而,近幾年來,對於馬步的訓練效果卻開始出現論戰,若是在網路上詢問學習武術是否要蹲馬步,除了傳統上標示蹲樁重要性的論述之外,往往也會得到「馬步的訓練效率差,蹲馬步不如做深蹲、蹲舉」之類的回應,這樣的資訊差異,常使初學者感到困惑、無所適從。
究竟我們在訓練時應該依循哪一方的論述?蹲馬步這樣的訓練方式,是否真的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之中,成為落伍、沒效率的訓練方式?
首先,對於馬步訓練效果不如深蹲、蹲舉之類的論述,基本上是正確的,這主要是針對強化腿部肌力的部份。
肌肉的收縮主要分為等張收縮、等長收縮與等速收縮三大類,以肌肉刺激的的角度而言,蹲馬步本身屬於等長收縮,亦即所謂的靜態收縮,這類收縮對於肌肉的刺激程度較小;相對而言,深蹲、蹲舉則是屬於動態的收縮過程,是通過一系列的等張收縮,由向心收縮到離心收縮,其間再配合一定程度的等長收縮穩定動作所構成,對於肌肉的刺激較以靜態收縮為主的馬步訓練來得充分。
換句話說,若是以提升下盤肌力為目的,蹲馬步確實遠不如深蹲、蹲舉等訓練方式來得科學、有效。
只是,這樣說來,馬步是否真的是一種落伍且要被淘汰的訓練方式呢?
事實上,雖然在傳統上常常將馬步訓練與下盤的力量兜在一塊兒,但蹲馬步真正的價值與訓練效果,並不僅僅止於肌力訓練,或者更明確的說,蹲馬步除了訓練下肢肌力之外,它更是一種身體協調性與施力習慣的重要訓練。
不同門派的馬步,雖然在外形上相去不遠,但各有其要注意的動作細節,無論是腳尖的方向、膝蓋的位置、胯的擺放,乃至於身形姿態的呈現等等,這些細節雖然相當的細微,卻是馬步動作的內涵所在。
不同門派的馬步細節之所以有所不同,反應的是該武學系統對於身體控制的思維。蹲馬步時不同細節呈現,會直接影響身形的結構,並且在肌肉間相互協調作用的機制下,產生不同施力與肌肉代償模式,而這也就是該種武學所講究的動作習慣,也正是其核心內涵。通過蹲馬步的訓練,能夠幫助我們修正體感,以趨近並且習慣該種身體控制模式,從而達到該門武術所要求的身體運動與重心配置狀態。
我個人一向主張對於各種訓練方法,我們不只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唯有真正瞭解一項訓練法背後的機轉,才能夠真正有效的選擇、設計自己所需求的訓練內容,有效達成目標。
就如同蹲馬步究竟是否有作為訓練項目的價值,若是純粹靠著蹲很久的馬步來提升肌力,那確實是相當落伍且不科學的,但若是以深蹲、蹲舉等肌力訓練提升肌力,配合馬步訓練來整合身體的協調性,則仍然能夠充分發揮蹲馬步在訓練上的價值。
其實在傳統的訓練當中,也有著類似的概念,好比少林練功法當中的千金閘功、石鎖功當中的部份動作等,都有著類似於深蹲或蹲舉一類的動作結構,也就是說,蹲馬步在某些系統的傳統認知上,或許包含了肌力訓練的意義,卻並非做為肌力訓練的全部,在這樣的前提下,對蹲馬步的普遍認知究竟為何會發展成為近代的樣貌,實在是相當耐人尋味,值得思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