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3748  

從我們接觸運動訓練開始,都一定會接受到許多論述姿勢重要性的資訊,錯誤的姿勢易於出現偏頗,很難完整的訓練目標肌塊或肌群,更糟的是恐間接使周邊的軟組織承受不應當承受的壓力,時間一久相當容易出現各種形式的勞損,小則不適,大則影響活動,甚至需要手術幫助復原。

然而,有趣的是,對於正確姿勢的論戰卻也始終沒有停歇過。不僅不同訓練學派,對於正確姿勢的判准有所差異,也不斷有學者或實務工作者提出對於姿勢正確性的新見解,又或者走上回頭路;這不免讓人感到疑惑,究竟什麼是正確的姿勢。

姿勢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骨骼位置與肌肉張力共同造就的結果,一個良好的姿勢會讓骨骼的位置較易處於良好的位置上,提升肌肉使用的完整度,降低相關肌肉協同運作的難度,使身體部分的互相干擾減少,並避免身體承受不當的壓力,進而使身體更有效率的被自己所支配。

通過這些所謂正確姿勢的指導判准,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身體的運作趨近於特定的形態,使得訓練結果接近其動作設計目的。可是問題來了,每個人的骨骼身形、慣用肌群、施力習慣、柔軟度、肌肉性質與張力型態等等各種客觀條件上都不相同,同樣的姿勢判准下不見得會產生相同的動作趨向,甚至對於特定身體條件的人而言,某些正確姿勢實際上會產生錯誤的結果。

從上面的說明,我們可以發現,姿勢在訓練上的重要性並不在於姿勢本身,而是我們通過形成某種姿勢所希望達到的肌肉與骨骼的相對關係,也就是所謂的動作結構。動作結構的合理性,才是真正判斷一個人動作正確與否,以及是否能夠達到訓練目標的真正判准,甚至在相同的動作姿勢下,通過動作結構上的微調,能夠達到相當多樣且細緻的訓練效果。

所以本中心總是強調,教練的優秀與否,在於它是否能夠看穿姿勢外觀上的限制,從根本上對動作結構進行剖析;也因此,單是熟稔許多學理知識與技術動作,並不足以成為一名優秀的教練,還必須配合教練本身在參與運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自體覺察經驗與內化,才能夠真正作出安全、細緻且有效的指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