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談到養生,一般人主流的認知還是偏向靜態調養的傳統觀點,陳館長所傳承的武當三豐派與少林本心門系統,亦保存了相當豐富的古老養生法門。


然而,作為一名不僅傳承傳統智慧,同時也具備現代醫學教育背景,並取得體育學碩士學位的學術研究者,我仍必須鼓起勇氣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傳統的養生觀念於現代社會已不完全適用。


並非傳統養生觀是錯誤的,這些古老的智慧確實有其細膩獨到之處,但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它已經不完全合乎當代人的身體現象需求,或僅僅適用於特定族群;更甚至,它產生了延續數個世代的負面影響。


以肌力訓練為例,傳統養生觀中通常缺乏這方面的論述,甚至不少體系將其視為牛鬼蛇神。


這是由於過去的養生模式,是立基於傳統農業社會,以及傳統人力勞動社會的時空背景下,它所面對的是高度身體勞損的普遍人口群。


可是,當時空轉換到現在,除非你是高度勞力工作者或運動參與者,普遍大眾所面臨的,卻是因為低度使用而產生的肌少症與各種退化問題。


而以靜態調養為主的養生論述,使情況更加惡化,這也是為何東方社會老年人口的生活品質與自理能力,普遍遠低於歐美,特別是擁有先進長照觀念的北歐國家。

 

傳統智慧並非過時,而是必須通過轉化與轉譯的過程,才能夠切合時代的變遷,充分發揮其價值。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真武會館 的頭像
真武會館

高雄真武會館武術技擊運動訓練中心-武術、格鬥、健身、氣功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