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搬攔捶是太極拳中的一個招式,相信修習楊氏及鄭子太極的武友多半都不陌生;更甚至每當提到「進步」時,有些人腦中便會自然浮現出「搬攔捶」三個字。

然而,縱使搬攔捶是人所皆知,但對於這三個字的詮釋卻是眾說紛紜,各門各派都有其看法。一般而言,以將「搬」、「攔」、「捶」三字個別解釋,或拆成「搬」與「攔捶」二辭,或作「搬攔」與「捶」解釋者,此三類為大宗。

    若 是作「搬」、「攔」、「捶」三字解釋者,其主要論調在於「進步時右足蹬人腿部,左肘攫人臂,而人若右拳擊來,則以左手向下沉化,倘彼手轉至己手外部,擬擊 己胸部,己即將左手向上往左攔去,上左部並以右拳擊其胸口。」換句話說,在這樣的詮釋下,所謂「搬」指的是對敵方攻擊的牽引,而「攔」是左臂攔拳,至於 「捶」則如同字面上所示,為正捶擊胸。

    倘若是作「搬」與「攔捶」解釋,搬的部份大體而言與上述相同,然而「攔捶」的部份,則是代表以「左臂攔住對方側身,迫其立身於己之正面,而後以捶擊之。」換句話說,所謂的攔捶指的是以攔掌配合正捶的動作,亦就是所謂的攔身捶。

    與前兩者差異較大的,是作「搬攔」與「捶」的解釋方式。大體而言,無論是作「搬‧攔‧捶」亦或是「搬‧攔捶」的解釋中,其招式的結構大體而言均是由化勁牽引,配合攔身捶組成。然而,若是在「搬攔‧捶」的解釋方式下,此招式相較於前兩者蘊含有更高度的侵略性。

    所謂的「搬攔」,指的是利用掌與拳夾扣對方頭部,並配合胯勁帶腰轉肩勁的動作,將對方頸部折斷的一種招式,同時亦可作為貼身摔使用。而這時,整個招式的結構,亦將由化勁併捶,轉變為折頸後補上腦門捶。

    基本上,除非是為了套路競賽而必須採用特定的動作,否則無論是哪種詮釋方式,在應用上都有其特有的思維及價值;也因此在詮釋的方式上,自然無所謂對錯與高下。然而,若是以筆者的觀點,個人建議有興趣的武友在練習上,不妨使用「搬攔‧攔捶」的方式練習。

    因為基本上「搬」、「攔」、「捶」三個字若個別解釋,其涵義上只是引勁、挒及捶的排列應用,而「搬攔」及「攔捶」兩者則是多種勁道的組合,難度上相對較高。

    換言之,若是以「搬攔‧攔捶」作為練習的形式,在於招式應用以及勁力的整合傳動上,相信能夠有更大的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