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接手」是指技擊時處理對方來勢的技術,舉凡格擋、抓採、擒拿、走化、貼靠、拍按、錯閃、迎打….等等,凡是在第一時間與對手展開互動的方式,都屬於接手技術的範疇。也就是說,它並不僅僅如字面解釋般「對方攻擊時抓拿對方的手」或者「預備時相互搭手」,更不只是以手防禦對方攻擊的方法,接手是「因應對方攻擊,保護自身安全,並且佔取有利條件,以提高後續技擊優勢」的技術統稱,無論是對於踢打摔拿靠等各種技法的因應都包含其中。

接手的品質,會影響兩人對抗的結果,而接手概念的正卻與否,則直接反應一個人的技擊能力;一個人若缺乏正確的接手概念,則無論其在功架、招式、勁法、身法或技巧上如何純熟,實際進行搏擊時都仍是不堪一擊,這對於無論是傳統武術還是搏擊運動的練習者而言,都是相同的原則。

接手品質的提升,除了依靠拳訣拳要等知識建構之外,在實際搏擊的經驗當中驗證並且修正更是十分重要的,否則單單依靠對於文字內容的理解,容易出現許多過度理想化、背離實際的不合理想像,曲解技術的原貌,以至後來的發展越走越偏,而將矯情的對練套路視為技擊訓練的結果,更使得這樣的現象越發嚴重。

就好比曾經有位帶藝投師的學員,問我為什麼我做歇步掃劍時身體總會往下貼伏,於是我便問了他對這招的理解,並且要求他做一次,只是與此同時我會拿劍攻擊他,果不其然,當他以他所認知的手法掛開我的劍時,被掛開的劍卻直接削上他的臉,令他大吃一驚,而當我要求再做一次時,他自然就做出了與我結構類似的動作。

又好比有位朋友向他人示範採手動作時,對方不過稍稍以自然速度出拳便頻頻撲空,而我則說明採手練習時抓取僅是以最理想狀態作演練,並在稍後示範時以掌緣接觸將他扯翻在地,以上與其他許多類似的事例,都反映出技擊與接手間一體兩面的關係;技擊對於建立接手概念與修正接手法的細節,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而接手的品質則直接反應一個人的技擊能力。

在缺乏實際技擊經驗的環境下,許多學習傳統武術的朋友,在接手的技巧與概念上容易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 追手


追手是指接手的點,追著對方攻擊的部位跑,換句話說,它不僅僅是指追的對方的手擋,也包含腿肘肩膝等其他部位。有許多人,在進行防禦時,習慣去架對方攻擊的點,既使是完全打偏,不會接觸到身體的攻擊,也會主動追著把防禦架上去,一定要貼到手才有安全感,卻反而空門大開。

() 囿於形式


有些人對於技法的理解不完整,用法上僅僅拘泥於最後的定式外形,以為架就是架、擋就是擋、握拳就是打,內外門不分,更忽略動作過程所包含的真正意涵,技擊應用時一顆腦袋換一隻臭腳。

() 一來一往


把對練對子當實戰的人最容易有這樣的問題,不僅接手技法不完整,留有餘地,動作整體亦缺乏完整性,進退無主,更糟糕的是出手後會有等待對方的習慣,對方一個動作自己才跟著一個動作。

() 身法不合


身法不合是指接手的動作技術片段,欠缺整體,未能與身法動作相互配合,通常有這樣問題的人,對接手的認知往往停留在接、擋等初淺層次上。

() 顧此失彼


有些人接手時,注意力會過度集中於接觸點,而忽略對方的整體架構,又或者過度專注於接手技法本身,而忽略接手真正的作用與後續的意圖。

接手不僅僅是防禦,其作用並不只在於化解對方的攻勢,更重要的是藉由接手的方式,獲取各種面向上的技擊優勢,可能是相對位置,可能是空間角度,可能是技巧空隙,也可能是一瞬判斷上的空檔,從而達到後發先至的效果;也因此,接手本身除了動作本身的意圖之外,還包含許多細微的技術細節與意涵,並且必須配合觀勢、聽勁等其他技術方可完備,這必須要依靠真正通透的教學者或者長期的技擊經驗累積,才能夠真正體會。

就如同前面說的,接手與技擊彼此是相互對應,接手的技法源於技擊情境下的經驗累積,而接手的觀念與品質,則直接反應出一個人所具備的技擊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