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練習套路時,常會聽人說要體現其「精氣神」,然而,究竟什麼是精氣神?是否就是一般所說的練拳要有精神,姿態要英挺有氣勢?還是有其更完整、更全面的意涵?陳教練在這裡分享一下個人的看法。
「精氣神」這個詞常見於氣功、丹功的修練,一般所指的是道家典籍中的後天三寶,分別代指「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生命活動的能量」以及「一切生命活動的統領」,三者之間相生相長,是影響人生命的根本。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甚麼是呼吸法?練習呼吸法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各門各派的呼吸法都有所不同?前陣子有學員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陳教練覺得這是個很有意義的議題,因此決定整理之後分享給大家。
所謂的呼吸法,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呼吸的方式。只是,這種呼吸方式並不只是隨意的吸吐,它必須依循特定的章法,而這樣的章法則是因應不同運動模式下的身體需求。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系列文章因涉及運動生理學相關學理知識,部分專有名詞及概念較難於文中完整解釋,若有疑問請直接提出,陳教練會進行解釋,或在後續的文章中補充說明。)
論是何種運動的參與者,多半都會藉由阻力訓練,也就是所謂的肌力訓練或素質訓練,來提升身體機能。然而,卻也常聽到許多朋友抱怨,明明就維持了一定強度及 時間的訓練量,肌肉線條也越趨明顯,但自己所需要的關鍵素質卻沒有提升。例如明明肌肉更加發達,肌耐力或爆發力卻仍較相對單薄者遜色之類的情形。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的餘勁,指的是發勁之後,身體因承受其反作用力而產生的彈抖、晃動現象。這種現象常被視作勁力暢達的表現,也因此有部份朋友在練習發勁時,會藉由刻意保持肢體末梢或身體放鬆的方式,使這種現象更加明顯,甚至主動製造晃動。
這種放鬆末梢的發勁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劇武打的影響,因為在螢幕表演中,為了製造勁道透達與内力雄厚的感覺,常會採用這樣的動作模式,並配合彈抖所激起的煙塵,來營造其視覺效果。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們的周圍,充斥了許多類武術的養生導引功操,這些功操多半標榜著和緩、低強度,卻又對人 體極富益處,特別是其癒病強身的神奇效果,為許多類武術 團體所大力推廣,以致於許多渴望促進健康的朋友,會將這類養身導引功操列為首選,希望通過練習,能收到強健體魄,甚至健身、塑身的成效。

然而,單是練習這類養身導引功操是否真能達成上述期望的效果?陳教練在這邊要很明確的告訴各位:很抱歉,基本上是不可能。或許有的朋友會好奇,陳教練你自己也教授導引功操,卻又否定導引功操的效果,這樣豈不是自打嘴巴嗎?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武俠小說當中,總以上乘下乘區別武學高低,比起上乘武學的驚世駭俗,下乘的功夫通常只能擔綱跑龍套的角色。就好比羅漢長拳二十年來辛勤鍛鍊、功抵紮實,對上大外行三分鐘前碰巧學來的神功絕學,也只有黯然吞敗的份。
或許就是在這種武俠氛圍的潛移默化之下,常有朋友諮詢時最關心的,便是本人所傳是否為上乘武學,要不即哪一套拳最厲害、層次最高,再者聽到要從基本拳開始練起,便臉色一沉,左右為難;彷彿練的東西層次不高就學不到功夫,格調低了人家一截。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常聽到人家說想要練氣功調身體,特別是許多身子骨耗弱的朋友,彷彿氣功是促進健康的絕佳途徑。然而,藉由氣功促進健康這件事,是否真如普遍認為的能收速效,今天我就來談一談自己對於兩者關係的看法。
關於練氣功調整身體這件事,我一直都以水管阻塞的例子來說明。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供練習大金剛勁的學員們參考。)
呼吸是影響運動表現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對於武術運動而言,不至於如同馬拉松一類心肺耐力運動,會直接影響 其運動持續,但其仍與技術的發揮有所關連。呼吸的型態與調配,與肢體控制和施力模式息息相關,就好比在用力時若先將氣吐盡,身體會因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供 給,而使得肌肉收縮無法充分作用。另外,呼吸的頻率亦會影響臟器與肌肉運動的協調性。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供練習大金剛勁的學員們參考。)
所謂的軌跡,或稱作運動軌跡,指的是四肢及身體的運動路徑,動作軌跡是一種指標,它提供了我們評估身體活動 及肌肉控制的外顯線索,藉由觀察每次動作軌跡的異同,我們能夠察覺'有效及無效的動作模式,並對其進行更細緻的調控。另外,一個有效且穩定的運動路徑,能 夠提升我們內、外勁的傳導效率,並使我們在任何情況下,均能藉由相同的動作模式產生穩定的結構張力。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供練習大金剛勁的學員們參考。)
所謂的鼓脹是一種特殊的施力模式。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