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踢與側踢,亦就是武 當腿法中所稱的鞭腿與通肋腿,是基礎腿法中相當重要且實用的兩個腿法。雖然旋踢和側踢是兩個決然不同的技術動作,在力量作用形式與技擊軌跡上差別極大,但 對於初學者而言,卻相當容易混淆;這是由於這兩個腿法所採用的是相同的動力結構,再加上初學者對肢體控制通常較不細緻的原故。

旋踢與側踢的差異在於腿的路徑,亦即其傳導結構對於力量方向引導形態。兩者同樣都是藉由髖骨迴旋產生動力,但旋踢是弧形的路徑,而側踢則是直線的路徑。這兩者在分解動作的前兩動上大同小異,同樣是(一)抬腿至獨立步(二)腰部扭轉將腿橫置,唯一的差別在於你的腳尖方向。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肌力的訓練,包含了最大肌力、肌耐力與爆發力等不同的面向,其鍛鍊的方式與重點也不同;唯一共同的是,無論何者都是武術基本功中,相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環。

要談論武術與肌力的關係,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武術的本質與作用。甚麼是武術?武術是一種作戰的技術,其作用在於提高技擊的效率,藉由有效系統化的動作,使個人的能力得以最大化的發揮,如此便能夠在與人的對抗中取得優勢,甚至於彌補天生體型力量上的差距。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腿法,或稱踢法、足技,是武術技術組成當中相當重要的部分。俗話說「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這句話所標示的,分別是步法與腿法對整體結構的重要性。其中,步法的重要性我們曾在『淺論「步法」-舉手投足皆殺招』與『淺談「招式」(四) - 招式的下盤結構』等文章中說明過,這裡我們主要針對腿法進行討論。

相較於手法,腿法來得更有威力,路徑刁鑽、難以掌握,也就是說,若是掌握了腿法,則勢必掌握了更大的技擊優勢。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久之前,陳教練參加高雄市武術研究會年度例行的觀摩活動,就如同往常一般,表演結束後便有一群朋友抓著陳教練請教。

這時,忽然有位朋友問到,究竟要如何才能夠鍛鍊出像我這般,兼具力量、速度、耐力、爆發力與柔軟度,同時在氣功上也有相當造詣,全方位素質的身體。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由於陳教練的課堂上,多了幾位平均十歲的小朋友,上課時總會引起路過家長的興趣,大家最關心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究竟幾歲開始才適合練武術?」。

關於究竟要幾歲才適合練武術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就兒童發展的層面去探討。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參與運動的動機,瘦身與塑身可以說是促使一般大眾從事體育活動最的兩大主要因素。在普遍的概念中,瘦身與塑身時常被併作一塊兒,也因此我們身邊充斥了許許多多,標榜著同時具有瘦身與塑身效果的運動廣告。

只是,若是客觀去檢視周遭實際參與這些運動的人,卻鮮少有人真的能夠獲得如同圖片文宣那般顯著效果。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於不僅僅是一般大眾,往往連職業的體育從業人員,對於瘦身與塑身的概念在根本上便有所謬誤。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借力使力是國武術中相當普遍的技擊思維,它並非太極拳或內家拳的專利,無論剛柔、內外,各門各派都有著對應這種思維的技巧。

借力使力本身是一個大方向,其所標示的是一種技擊原則,意圖在於另對手的力量作用於自身,進而產生技擊效果。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來,大陸經梧太極傳人闫芳女士的凌空勁,在武術圈中鬧得沸沸揚揚。

說到凌空勁,可以說是武術圈中,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彷彿每過一段時間,便會冒出個標榜掌握凌空勁,或是這類奇功異能的大師。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武當功夫,除了聞名遐邇的太極拳與武當劍法之外,現在最廣為人知的,無非就是以陳師行道長為代表的武當輕功。

只要在網路上輸入武當輕功的關鍵字,不難找相關的影片介紹,影片中陳師行道長數米高牆一攀即上的俐落身姿,令許多人為之著迷,無不對武當輕功心嚮神往;然而,卻也有人批評這樣的手法不過就是近來流行的跑酷運動,與武俠小說中一躍數丈的輕功相去甚遠。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一早打開電腦,便看到有學生留言問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舞蹈與武術究竟有何關聯之處,為何不少武術競賽得獎的人員,多是具有舞蹈的基礎?這個問題所表達的,是一個國武術套路競賽中,確確實實存在的現象,特別是在女性選手之中,幾乎都是如此。
這個現象的成因,包含了相當多的因素,好比舞蹈與國武術在基本訓練上的部分共通性,又或者舞蹈對於肢體律動美感的養成等等,而其中一項關鍵要素,讓它恰好適合作為本篇主題的引子;因此,在我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對套路的呈現方式進行探討。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