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聽人品評套路動作時,時常會聽到「工整」這個形容詞,「工整」在字面與字義上與「整」相當近似,也因此有許多人會將這個工整的評價,當作是在說動作很整、具有整勁。事實上,工整與整所說明的,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兩者雖然有彼此相互關聯之處,卻並非相同的概念。

還記得我們在淺談「整」-什麼是整?一文當中說明了,所謂的整是指「動作組成的內部結構之間,彼此相互協同運作的關聯程度」;換句話說,它是我們的身體在執行動作控制上的協調性。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人打起拳來,明明對套路編排相當熟稔,動作也是迅猛有力,卻總是有種怪異的不協調感,彷彿手歸手、腰歸腰、腿歸腿,身體各個部位各自為政,鬆散而缺乏一個完整的中心架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便會說動作缺乏整勁,是一種「不整」的表現方式。

只是,雖然只要有些武學基礎的人,或多或少都具備了感受「整」與「不整」的能力,但大多是屬於直覺判斷的層次,缺乏一個具體而客觀的標準,也因此,我們往往很難向別人說明什麼是「整」,或者究竟是什麼地方不「整」。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練習套路,速度的拿捏肯定是令許多人相當困擾的部分,因為不同的拳種、不同的套路,在行拳速度的要求上各有差異,明明是長度相當的兩套拳,其中一套打上一趟不過數十秒,另 外一套卻得花上數分鐘;有時,同一拳種、同一套路,在展演速度上也可能相去甚遠,有人打快也有人練慢,並且無論何者都有一套論點,甚至於同一位老師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情境下、針對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速度要求,實在令人難以捉摸。

究竟行拳速度拿捏的依據是什麼,是呼吸心跳,還是拳理精要,又或是拳種風格,到底怎麼樣的速度才算是標準,而我們練拳到底是得練快還是練慢呢?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 到鬆,許多人立馬會將「鬆」、「柔」兩個字給掛在一塊兒,以為柔便等同於鬆,並將姿態上的柔緩與否,當做是判斷身體是否鬆透的表徵。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 於近代會特別將鬆的概念獨立論述,甚至無限上綱的強調其各種神效的,多半是那些風格特別突出,以柔克剛為訴求的拳種門派,長久下來便形成一種自視特殊的優 越氛圍,而鬆柔也就理所當然的成了因果關聯。

事 實上,鬆與柔是兩個孑然不同的概念,兩者之間有所關聯,卻絕非因果相生甚至等同。我們在前面談過,所謂的鬆是指動作時,拮抗肌群不會對動作肌群造成牽制, 而其它無關的肌群也不會干擾動作結構的運作,進而使得動能的傳導,能夠充分且順暢的運作;相對於鬆,所謂的柔是指我們在外部動作的視覺呈現上,採取較和緩 平順的姿態與節奏,而肢體的運動軌跡上,則多以弧形軌跡為主,整體動作結構以脊柱做為軸心,而動力傳導的處理上主要是配合軸心的旋轉進行協調運動。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我擔任教練工作開始,無論是在兒童體操體能的公司執教,還是自己開設武術課程,只要有學生是由家長帶來上課,都必然會遇到父母向我抱怨孩子的精神與儀態, 希望我能夠嚴格要求,協助糾正。最常聽到的,無非就是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彎腰駝背,走起路來歪歪倒倒,再不然就是懶懶散散,精神不集中,事情做沒兩下要不是喊累,要不就是像個毛猴子似的坐立難安。

面對這些情形,父母幾 乎都是束手無策,因為無論如何耳提面命、嚴加規範,都很難產生顯著的改變,於是最終只能將問題歸咎於孩子的性格使然。只是,真的是這些孩子天性懶散不羈、 頑固不化嗎?還是有其它因素使然呢?其實,大多數的情況下,對於孩子之所以如此表現,我們都有所誤會。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們習武的經驗當中,每當涉及如何進入「鬆」的狀態時,最常接收到的無非是「放鬆」的指令,特別是對於練習太極、八卦等風格突出拳種的朋友而言,老師的那句「太僵了,再放鬆一些。」肯定是言猶在耳,放鬆儼然就是鬆的先決要件、不二法門。

只是,當我們實際練習時,卻往往會發現,任憑我們如何放鬆,身體總還是留了幾處僵點;甚至,有時放鬆了腰跨便僵了膝腿,放鬆了軀幹便僵了肩肘,放鬆了胸腹便僵了背頸,愈是極力放鬆則愈是僵著滯澀。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拳理俗諺,應當是傳承前人經驗的指標,但如今,有許多拳諺在經過一知半解的傳述之後,往往已不僅是偏離原意,更可以說是胡謅鬼扯;本次我們要討論的「練筋不練肉」便是其中典型。

練筋不練肉,通常出自所謂內家拳師的闡述,其意涵不外乎是將筋作為一種特別的組織,與肌肉有所區隔,能擔負動作先天反射之能,強韌有力;反之肌肉則會產生濁力,使筋力滯歰,無法暢達。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技擊對敵時,總有些人彷彿能夠看穿他人的心思與動作,克敵機先,早一步出手應對,這樣的技術我們稱之為「觀勢」。

觀勢的技術組成,可以分為「生理」、「認知」與「技術」三個層面。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足底筋膜炎是困擾許多人的毛病,對於運動員而言,影響 更是格外劇烈,它不僅僅會干擾日常動作的便利性,更會直接造成運動表現的負面影響。作為一名武術運動員與職業武術教練,陳教練也曾經為足底筋膜炎的情形所 困擾,然而經由對於足底筋膜炎的正確認知,並採取真正有效的措施,最終得以痊癒。

足底筋膜炎,在西醫的處理方式上,主要是針對患部進行消炎的措施,只是治標不治本,也因此在西醫的觀點裡面,足底筋膜炎基本上是無法真正痊癒的,只能通過保養與維持,來使其影響程度不至於太過嚴重。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旋踢與側踢,亦就是武 當腿法中所稱的鞭腿與通肋腿,是基礎腿法中相當重要且實用的兩個腿法。雖然旋踢和側踢是兩個決然不同的技術動作,在力量作用形式與技擊軌跡上差別極大,但 對於初學者而言,卻相當容易混淆;這是由於這兩個腿法所採用的是相同的動力結構,再加上初學者對肢體控制通常較不細緻的原故。

旋踢與側踢的差異在於腿的路徑,亦即其傳導結構對於力量方向引導形態。兩者同樣都是藉由髖骨迴旋產生動力,但旋踢是弧形的路徑,而側踢則是直線的路徑。這兩者在分解動作的前兩動上大同小異,同樣是(一)抬腿至獨立步(二)腰部扭轉將腿橫置,唯一的差別在於你的腳尖方向。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