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擔任教練工作開始,無論是在兒童體操體能的公司執教,還是自己開設武術課程,只要有學生是由家長帶來上課,都必然會遇到父母向我抱怨孩子的精神與儀態, 希望我能夠嚴格要求,協助糾正。最常聽到的,無非就是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彎腰駝背,走起路來歪歪倒倒,再不然就是懶懶散散,精神不集中,事情做沒兩下要不是喊累,要不就是像個毛猴子似的坐立難安。
面對這些情形,父母幾 乎都是束手無策,因為無論如何耳提面命、嚴加規範,都很難產生顯著的改變,於是最終只能將問題歸咎於孩子的性格使然。只是,真的是這些孩子天性懶散不羈、 頑固不化嗎?還是有其它因素使然呢?其實,大多數的情況下,對於孩子之所以如此表現,我們都有所誤會。
人的動作型態與其身體素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個人身體素質的組成型態,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動作的表現形式。這就好比移動重物時,每個人會根據身體強壯的部位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搬移方式;胸大肌與二頭肌的較強健的人會選擇將物體托起,背部肌群與三頭、三角肌較強健者會將物體由下而上提高,而手部力量較小但腿部與核心肌群較強健的人,則多半會採取平推或拖拉的方式。
同樣的道理,孩子之所 以在身形儀態上,會呈現某種特性,也與他們的肌肉發展息息相關。以走路時容易搖搖晃晃的人來說,這些人的核心肌群通常發展較差,以至於無法充分擔負起穩定 軀幹的作用;而站立時習慣彎腰駝背,則往往是出於闊背肌發展較差,或相對於腹肌肌力較弱,導致其容易疲勞,無法維持長時間的收縮狀態;至於孩子時常表現的 懶懶散散,則可
能出於全身肌肉不良發展,以及心肺功能較差等因素的複合作用。只要經由訓練強化不足的部分,這些令人頭疼的問題往往便能迎刃而解。
另外,人的心理與價值信念的養成,也與其身體發展緊緊相繫;身體能力較好、心肺功能較強的孩子,自然容易發展出較高度的自信,以及面對挑戰的堅忍意志,相對的,發育不良或肥胖的人,自然會趨向規避各種可能耗費體能與心力的活動。
至於許多父母關心的專 注力的問題,專注是一種可以被訓練的心理活動,而體育運動正是陪養兒童專注與身體發展最有效的途徑,特別是傳統武術融合身體活動、靈性修為與文化涵養的獨 特特性,對於提升兒童的專注力更是有其高度成效。以陳教練個人的經驗來說,既使是四歲且經診斷有過動傾向兒童,在經過約一年的訓練之後,也能夠發展出維持 一整個小時套路練習的專注能力,成效相當顯著。
在人的發展歷程當中, 任何環節均是環環相扣,有時看似毫無關聯的兩件事情,卻是彼此相互影響。還記得有次下課時,兩位等待孩子下課的家長正在聊天,其中一位家長對著另一位說: 「他練習武術之後,因為肌力和身體控制能力變好,字也寫得比較漂亮了,要不然以前都像鬼畫符一樣。」就連陳教練自己都很難想像,武術的訓練居然能夠與字寫 得漂亮與否有所關連,實在令人相當驚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