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漫談武術 (7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技擊對敵時,總有些人彷彿能夠看穿他人的心思與動作,克敵機先,早一步出手應對,這樣的技術我們稱之為「觀勢」。

觀勢的技術組成,可以分為「生理」、「認知」與「技術」三個層面。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旋踢與側踢,亦就是武 當腿法中所稱的鞭腿與通肋腿,是基礎腿法中相當重要且實用的兩個腿法。雖然旋踢和側踢是兩個決然不同的技術動作,在力量作用形式與技擊軌跡上差別極大,但 對於初學者而言,卻相當容易混淆;這是由於這兩個腿法所採用的是相同的動力結構,再加上初學者對肢體控制通常較不細緻的原故。

旋踢與側踢的差異在於腿的路徑,亦即其傳導結構對於力量方向引導形態。兩者同樣都是藉由髖骨迴旋產生動力,但旋踢是弧形的路徑,而側踢則是直線的路徑。這兩者在分解動作的前兩動上大同小異,同樣是(一)抬腿至獨立步(二)腰部扭轉將腿橫置,唯一的差別在於你的腳尖方向。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腿法,或稱踢法、足技,是武術技術組成當中相當重要的部分。俗話說「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這句話所標示的,分別是步法與腿法對整體結構的重要性。其中,步法的重要性我們曾在『淺論「步法」-舉手投足皆殺招』與『淺談「招式」(四) - 招式的下盤結構』等文章中說明過,這裡我們主要針對腿法進行討論。

相較於手法,腿法來得更有威力,路徑刁鑽、難以掌握,也就是說,若是掌握了腿法,則勢必掌握了更大的技擊優勢。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借力使力是國武術中相當普遍的技擊思維,它並非太極拳或內家拳的專利,無論剛柔、內外,各門各派都有著對應這種思維的技巧。

借力使力本身是一個大方向,其所標示的是一種技擊原則,意圖在於另對手的力量作用於自身,進而產生技擊效果。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日來,大陸經梧太極傳人闫芳女士的凌空勁,在武術圈中鬧得沸沸揚揚。

說到凌空勁,可以說是武術圈中,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彷彿每過一段時間,便會冒出個標榜掌握凌空勁,或是這類奇功異能的大師。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武當功夫,除了聞名遐邇的太極拳與武當劍法之外,現在最廣為人知的,無非就是以陳師行道長為代表的武當輕功。

只要在網路上輸入武當輕功的關鍵字,不難找相關的影片介紹,影片中陳師行道長數米高牆一攀即上的俐落身姿,令許多人為之著迷,無不對武當輕功心嚮神往;然而,卻也有人批評這樣的手法不過就是近來流行的跑酷運動,與武俠小說中一躍數丈的輕功相去甚遠。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淺談「意圖」一文中,我們說明了意圖在武術上扮演的重要角色,接下來要談的則是動作時的意圖呈現,對於武術技術養成的重要性。

我們在先前說過,一個招式的動作,會與其設計意圖相互呼應;同樣的,動作的呈現方式,也會傳達出施展者的意圖。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的意圖,是一種因 動機而衍生出想法,也就是我們設法去達到某件事的念頭。只要是我的學生多半會注意到,陳教練在課堂上使用「意圖」這個詞的頻率相當的高,例如在說明招式用 法時,我通常會說「這招有如何的意圖」,而非「這招要如何的用」,又好比在指導套路動作時,我通常說的是「很好,有表現出動做的意圖」或者是「沒想要做的 意圖」,而非「標準、不標準」。

意圖,是動作的趨力, 沒有意圖便不會有所動作。因此,在武術訓練中,意圖辦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相較於動作的正確與否,意圖的正確更加重要,所謂動作是否標準,說明的是動作能 夠實際體現其設計意圖的程度;好比在進行ㄧ個具有拿打的意圖的動作時,其拿與打的執行上便要確實,又如同若是結構有著推碾意圖,則其必然有相應的動作呈 現。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眼相合」是一項基本的行拳要領,其通常被解釋為視線必須配合手的動作,使得許多人在打拳時,死盯著自己的手,搖頭晃腦、東轉西瞧,以為專注投入,最後卻落得個頭昏眼花。

事實上,手眼相合的「眼」,並非如同字面上所指,單純表示眼睛或視線。其所指的是眼神,或者更精確的說是「神識」,也就是我們意識所專注的焦點。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們進行身體活動的過程中,「疼痛」的經驗必然如影隨形,在普遍的認知中,往往將疼痛與「傷害」或「危險」畫上等號,避之唯恐不及。事實上,所謂的疼痛是一種身體訊號,它說明的是刺激對於身體的作用強度。

疼痛訊號的出現,代表著身體已經承受了一定強度的刺激,當著個刺激越強時,則疼痛的感覺也越強烈;換句話說,身體之所以產生疼痛的訊號,是提供我們判斷目前身體所承受刺激強度的指標。 就如同上面所說的,疼痛的訊號本身是一種判斷指標,這個指標是一種中立信息,它與傷害與危險並無直接的關係。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陳教練的課堂,令許多朋友印象最為深刻的,無非就是無論男女老少都在練習劈腿的情景,即便是初次到課的新學員也不能倖免。

有不少朋友好奇的問我,拉筋劈腿不是應該循序漸進,由簡單、強度較低、安全的動作,慢慢進入像劈腿這一類難度高、強度高的動作,像我這樣不分青紅皂白,一個標準的要求學員劈腿,豈不是相當危險,容易受傷嗎?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走火入魔,一般人 腦中最先浮現的,無非是武俠小說中,修練武功導致內息反噬、經脈散亂,或是殘廢喪命,或是失神瘋癲的模樣。雖然這種形象乃是基於戲劇化的考量,將走火入魔 的徵狀加以誇飾呈現,但卻也反映了走火入魔的基本概念;走火入魔是一種因為不正確的練習方式,導致身體或精神上出現異常的情形。

究竟,走火入魔在現實情況中的樣貌為何呢?其實,所謂的走火入魔,說明的分別是「走火」與「入魔」兩個概念。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技擊軌跡,或稱為技擊軌道,是一種與技擊路徑相互關聯,卻又截然不同的概念,雖然兩者探討的議題上,有其共通的部分,但本質上卻有所差異,常容易被相互混淆。

雖然兩者同樣關注對應對手防禦結構的走向與切入模式,技擊路徑探討的是整體動作結構的動態,而技擊軌跡則聚焦於作用結構的運動模式,也就是我們的傳導末端,是以什麼樣的運動軌跡,來對對手造成傷害。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技擊路徑是一種出擊位 置的選擇,它說明的是由何種路徑挑戰、切入對手的防禦結構,以達到有效的攻擊效果。技擊路徑的選擇,反映出一門武術的技擊思維,也因此,不同的門派,乃至 於武術系統,其所採取的技擊路徑各有特長,就好比詠春拳著重中線切入、貼身短打,而八卦掌則擅於旋轉迴繞,翻身閃打,各循其理、各師其法。

雖然各門各派在技擊路徑的選擇上,各有其殊異之處,但大體而言可以分作兩大類型:「中線路徑」與「斜角路徑」,也就是某些系統所謂「內門」與「外門」,又或者「表」與「裏」的概念。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化勁?化勁指的是當敵方將力量加諸於己時,不予之正面相抗,而是合其走向,又或者順勢牽引,令其無從作用。

說到化勁,多數人通常會馬上與「鬆柔沉綿」連在一塊兒,我們常常可以見到許多練太極拳的朋友,藉由放軟身體的方式,任憑自己隨著對手的力道悠來盪去,形似風擺楊柳,頗具瀟灑飄逸的意境。但是,陳教練卻以為,這種以身體來化勁的作法,是一種不甚成熟的方式。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久之前,有位練習太 極拳的朋友,來參觀武術班的課程時,看見了不論老少所有人都在劈腿的情景。驚訝之餘,這位朋友問了個令他徬徨許久的問題,聽得我也滿是無奈。他說到他的老 師總是說他肌肉太硬,動作無法體現出太極拳的鬆柔流暢,這樣的身體條件不適合練太極拳,還不如改練空手道,再加上他自己也覺得練了一年多也沒啥進展,讓他 不由得為之動搖,難道以自己的身體條件真的不適合練太極拳嗎?

這位朋友不是第一位問陳教練這個問題的人,想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位,至少在陳教練的周遭,就有許多朋友面臨過這樣的疑問。有些教練會以身體條件或者天分(施力模式與動作習慣)來評斷學生是否適合練習某種武術,並且用這個「不適合」來說明學生之所以為何遲遲無法進步。對於這種說法,陳教練是相當不以為然。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們習武的過程中,必然會接觸許多拳理要訣,這些拳理要訣存在的目的,在於標示行拳練功中的重要事項。然而,及至今日,這些拳理要訣卻成為習武者的一大障礙,其所製造的問題比解決的疑惑還要來得多,早已悖離其根本目的。

中國人寫東西有個習 慣,用字遣辭必定要精巧細緻,最好還雜些雅言帶點兒古味,如此才能顯示出作者的涵養,也才上得了檯面。因此,大部分的拳理要訣,不是寫得艱澀隱晦,便是夾 詩帶韻,不僅練習者望文不生義,即便求助老師、教練,得到的答案多半也是吱嗚拐抹、混沌不明,最後再送上一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需慢慢領悟」。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聽到「中定」這個名詞,特別是練習所謂內家拳術的朋友,對必定對其毫不陌生。然而,雖然我們都知道中定在武術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但究竟甚麼是中定?甚麼樣的條件稱之為中定?以及維持中定的意義為何呢?

所謂的中定,是招式或技巧要能夠形成良好傳導結構的先決要素之一。它強調的是一種身形的內在平衡,從招式結構來說明,它包含了傳導中軸的維持,以及身體重心的挪移兩項主要概念。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是最健康也最有效的減肥瘦身途徑,許多朋友會選擇參與運動課程來消除脂肪。然而,卻有不少朋友面臨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明明絕得自己的運動量很大,身體的線條卻沒有明顯的變化,體重不但沒有下降甚至有越來越重的情形。

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陳教練將其稱之為「充分運動的錯覺」,也就是主觀上感覺自己進行了充分的運動,實際上強度或長度卻不足的情形。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有人向陳教練詢問對初學者而言,究竟是一對一的課程較好,還是團體班的課程較佳?

就陳教練的觀點來說,除非是為了要精進特定的項目,否則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一定拳齡的朋友,陳教練都推薦參與團體班的課程。

真武會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