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意圖,是一種因 動機而衍生出想法,也就是我們設法去達到某件事的念頭。只要是我的學生多半會注意到,陳教練在課堂上使用「意圖」這個詞的頻率相當的高,例如在說明招式用 法時,我通常會說「這招有如何的意圖」,而非「這招要如何的用」,又好比在指導套路動作時,我通常說的是「很好,有表現出動做的意圖」或者是「沒想要做的 意圖」,而非「標準、不標準」。
意圖,是動作的趨力, 沒有意圖便不會有所動作。因此,在武術訓練中,意圖辦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相較於動作的正確與否,意圖的正確更加重要,所謂動作是否標準,說明的是動作能 夠實際體現其設計意圖的程度;好比在進行ㄧ個具有拿打的意圖的動作時,其拿與打的執行上便要確實,又如同若是結構有著推碾意圖,則其必然有相應的動作呈 現。
動作標準是一個動態的 標的,會隨著每個人總體條件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隨著我們身體素質、控制能力、自我覺察、武學涵養與思維等等諸多方面的提升,我們的動作結構對於其意圖的呈 現與詮釋,便更加細緻、切合,動作上自然也就更為標準。換言之,實際上並不存在真正標準的動作,當我們說ㄧ個人的動作正確或是標準時,充其量只是表示他的 動作對於動作意圖的體現程度,符合其本身條件總合所應具有的水平,即便身為教學者也是如此,這也就是所謂的高下差異。
根據上述概念,我們可以知道,唯有當意圖正確時,動作的結構才有可能正確,進而使得動作本身隨之趨向標準。否則,即便是意圖正確,動作也不見得能夠十足到位,若是意圖根本便已錯誤,體現意圖的動作又如何可能正確呢?
行拳劃招,以意為先,在我們練習的過程中,首先必須建立對動作意圖的正確理解,並在執行時展現出體現動作的強烈意圖,如此我們的練習,才是真正具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