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會聽到人家說練武術要投入,但什麼是投入?我們又要如何判斷我們的投入的程度是否足夠呢?
所謂的投入,是指「專注於進行某個事物」,從這個定義來看,我們可以發現投入同時具備了「心理狀態」與「動作執行」兩項要素。根據這兩項要素,雖然每個人對於投入程度的概念不盡相同,我們仍然能夠建立某些指標,來作為判斷個人是否充分投入的依據。
陳教練在這裡提供兩項指標,協助各位自我檢視。
第 一項指標是「記憶」,「記憶」是一項「心理狀態」的指標,它說明的是我們要花費多長的時間,才能夠記住新學到的東西。之所以會選擇「記憶」當作指標,是因 為記憶涉及了多種連續性的心智運作,如對於當下情境的「專注程度」及「專注方向」、能否有效覺察內外部訊息線索的「觀察」和「自我檢視」,以及對於覺察的 訊息進行心智處理的「模仿」與「內化」等;其中任何階段未能有效執行,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記憶能力,而唯有當我們全心投入於當下情境時,我們才能有效完成 整個運作過程。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沒辦法記住剛學的東西,那就表示我們的投入程度不足。當然,能否有效記憶除了與投入之外,還與個人對於上述各種 心智運作的能力有關,同時也受到資訊溢值(個人一次所能接受的最大資訊量)與學習情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或多或少會出現片斷遺忘的情形,無法一次全部記 住。但是,如果我們對於剛剛才學過的東西,完全沒有記憶,無法回想起任何重點,那便毫無疑問的沒有投入。
強化記憶的重點,在於「督促自己去記」,因為在我們督促自己去記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去嘗試各種方法來幫助我們記憶,這不僅能夠提升我們武術練習的成效,還能夠訓練我們心智運作的能力,對於強化我們的學習和認知功能有極大的助益。
第 二項指標是「負荷」,相對於記憶,「負荷」是一種「動作執行」的指標,它所指的是動作對於我們身體所造成的負擔,也就是其是否接近我們的能力極限。負荷的 重點在於「竭盡所能」,也就是我們所作的每一個動作,都必須用盡全力。之所以必須用盡全力,有兩個主要的原因,第一個是訓練效果的達成,第二個則是動作結 構的標準性。
首先,還記得我們在淺談「訓練」-超負荷一 文中說明了,運動之所以能夠提高我們的身體機能,是因為超負荷的活動啟動了身體超補償的特性。可想而知,如果一個動作對我們而言很輕鬆,游刃有餘,那這個 動作對於我們的身體機能提升便沒甚麼幫助。因此,我們在練習的過程中,必須隨著個人能力的提升,不斷的嘗試更高的動作要求,如此才能夠不斷的成長。
再 來,動作逐漸趨向省力化是身體運作的必然過程,就如同我們疲憊時會採取比較輕鬆的姿勢,但對於初學者而言,趨向省力化的結果,毫無疑問的會造成動作結構的 偏移。動作結構的偏移,意味著學習效果必然隨之大打折扣,不僅在技能學習上無法到位,對於能力提升也欠缺功效。武術動作在動作結構上,本來就與人體通常的 運動模式有所差異,對於初學者來說,對應的動作肌肉大多有待發展;也因此,陳教練常會對初學的同學說,只要不達到疼痛的程度,最痠最累的就是最標準的動 作。
「投入」是左右練習品質的重要因素,高品質的練習即便時間較短,成效上也優於長時間但低品質的練習。通過上面兩項指標,我們可以檢視自己在武術練習時的投入程度,讓每次的練習都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益。
- Sep 05 Thu 2013 00:45
如何練好武術(五) - 「投入」,提升練習品質的前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